聚力打造北方芯谷品牌,培育壮大集成电路装备产业规模,汇聚共筑发展生态,共谱产业合作“芯篇”......9月26日,北方芯谷生态伙伴大会在在线体育投注 沈阳浑河外滩赛艇中心9号码头重磅举行,着力构建北方芯谷特色产业生态,强化东北亚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对接。
本次活动设置东北亚半导体装备、零部件、材料展(NAS展),行业专家闭门研讨会、产业链对接会、沈阳高新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年会、北方芯谷生态伙伴大会等主要活动。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FerroTec (大和)集团、天科合达、江丰电子等产业链上下游重点合作企业,与在沈的拓荆科技、芯源微电子、富创精密、和研科技、新松半导体、沈科仪、沈阳仪表院等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供应链百余家企业,聚焦既有坚实基础、突出产业优势,探寻广阔市场合作空间,搭建精准生态伙伴合作交流平台。
盛会启幕展宏图 生态共建谱芯篇
《辽沈芯辰》宣传片拉开大会序幕,再现沈阳市在集成电路领域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奋斗历程。沈阳高新区介绍辽宁省集成电路装备及零部件产业园(北方芯谷)规划建设情况。北方芯谷头部企业配套产业园“深圳市华航铝业航材有限公司、沈阳众创高科节能电机技术有限公司、沈阳恒进真空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盛新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集中签约,为产业生态注入新活力。拓荆科技、芯源微、富创精密等企业分享各自创新突破与未来规划,集中展示沈阳本土企业的硬核实力。
截至目前,包括本次签约企业在内,北方芯谷已集聚集成电路企业57家,覆盖前道设备、后道封测、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初步构建起“从技术研发到量产应用”的产业生态闭环。
展贸对接汇群英 产教融合育新才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组成环节,东北亚半导体装备、零部件、材料展(NAS展)设置半导体装备、零部件、材料及设计、技术创新等四大展区,立足沈阳市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建设需求,结合顶尖集成电路装备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及高端材料生产等优势资源,展示沈阳市与国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新空间。围绕“以展览激活产业链协同、以贸易打通供应链堵点、以合作构筑创新链高地”核心目标,采用“专业展示+精准对接+深度交流”多维模式,搭建集成电路领域高效合作新平台,集中展示了沈阳市各重点企业在集成电路装备进口替代、零部件本地化配套、材料技术突破等领域实现的新突破。
行业专家闭门研讨会、产业链对接会促进了薄膜沉积设备、涂胶显影设备、清洗设备、刻蚀设备领域的技术交流与深度合作,推动供需两端精准对接,打通企业采购需求与优质供应商资源的匹配通道,为行业发展汇聚技术、资源与人才合力。
沈阳高新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年会设置观展交流及人才对接环节,并正式成立“集成电路专家委员会”,首批授牌12名专家,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宗润福为集成电路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剑为集成电路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同时,辽宁东佳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华职教育集团就库人才网平台签约。
强芯破局担使命 聚力攻坚启新程
作为浑南科技城的核心增长极,北方芯谷规划占地面积5.1平方公里,自规划建设之初便肩负着破解“卡脖子”难题、打造国家集成电路装备零部件产业北方“芯高地”的使命。其建成区包括东湖片区,占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主要依托薄膜、精密部件等头部企业,重点培育壮大化学气相沉积薄膜设备等核心制程设备及封装设备;五三片区,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立足现有集成电路核心制程装备技术及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涂胶显影、干式真空泵、精密部件产业。新建区张沙布片区,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以丰富集成电路整机装备类别为重点,以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材料为补充,逐步建设成为集整机整备、零部件、系统集成等协调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北方芯谷已集聚多家引领性IC装备“单打冠军”企业,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产业能力,多项技术实现突破填补国内空白。
此次北方芯谷合作伙伴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沈阳“强芯之路”的又一新突破,产业集群各伙伴企业必将携手同心、聚力攻坚。下一步,北方芯谷将锚定“到2030年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这一目标,实施“一主两翼”空间布局工程,筑牢产业发展载体;攻坚“整机装备创新高地”工程,突破关键技术壁垒;推进“零部件产业基地”工程,补齐产业链短板;打造“创新能力平台”工程,激活协同创新动能;深化“产业生态营造”工程,夯实发展保障,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更强“芯”动力。